跨媒體時代的童書創造與創新
2018-09-11 11:53 來源:出版商務網 責編:張曉丹
- 摘要:
- 童書出版無疑是當下出版業最活躍的領域,在跨時代語境下,童書出版如何把握機會實現進一步突破?在2018BIBF童書(北京)論壇上,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簡稱“童趣”)副總經理史妍分享了她對眼中的“跨媒體時代的童書創新”。
童趣將這件事堅持做了25年,如履薄冰,一天都不敢懈怠。我們做得并不完美,一直在探索怎樣把寓教于樂的內容做得更好、更自然、更極致。外界對于童趣的第一印象是“三多”(IP多、大品牌多、引進版多),曾經我們對自己的定位之一也是“做出版領域最好的IP運營商”。但發展到今天,經過近幾年在原創板塊的沉淀和積累,目前我們的原創選題數量早已經超過引進版。我們認為,IP出版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們直孜孜以求的終極目標是實現真正有價值的寓教于樂。而IP和出版的結合,就是把孩子喜歡的形象、故事與教育目標相結合,是實現寓教于樂的一種方式。
如何讓孩子能夠在“玩中學、學中玩”?我們做過很多有益嘗試:比如,把托馬斯小火車的形象與情商教育結合,打造了既叫好又叫座的“托馬斯情緒管理”系列圖書;面對目前國內女童安全常識教育普遍缺失的問題,通過女孩子喜歡的“小馬寶莉的故事”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出版了“小馬寶莉女孩自我保護”系列圖書。
25年來,童趣寓教于樂的探索始于IP,但絕不局限于IP衍生出版,我們積極嘗試傳播中華文化的原創項目,比如今年6月出版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兒童歷史百科繪本》,就是我們聯合國家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潛心打磨三年,用繪本形式來講述社會生活史,兼顧趣味性和科學性。
其實,童書出版還應保持一種敬畏心——對出版規律的敬畏,對讀者感受的敬畏。面對繁雜的市場,要保持專注和定力,不被市場綁架、裹挾。同時,保持創新,雖然是“撲扇著書的翅膀”,但還要盡可能“保持低飛的姿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離孩子更近,才能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仰望教育的星空。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