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P114】訊:
夏日炎炎,暑假如約而來。這個暑假才剛剛開始,我們就已經關注到了社會各群體對印刷文化的深度關注,全國多地都開展了印刷博物館的研學活動,一起來看看~
01、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

同學們,你知道制作一本書需要哪些步驟和要素?想不想看看我們的課本是怎么印刷出來的?帶著這樣的問題,7月3日,上海的學子們走進了印刷的世界——中華印刷博物館開展研學活動。中華印刷博物館,位于上海市青浦區,博物館內設有印刷館、龜茲壁畫館、映美術館、尚映書坊、印刷工坊和科普課堂。



場館以印刷技術發展的三個里程碑為脈絡,演繹印刷術如何成為文化的播種機,并實現從“鋁與火”到“光到電”發展到如今的“數與網”的華麗轉變。同學們從“印刷讓文化更燦爛,讓世界更文明”的紅色印記館主題中,通過實物和歷史照片的展示聆聽紅色印刷故事,了解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及印刷所等中國近現代民族印刷企業的興起、發展和為振興民族印刷工藝、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繁榮出版印刷事業作出的貢獻;西方印刷技術對中國印刷的影響和當代世界先進印刷技術,“聽”印刷機“講”那過去的崢嶸歲月。
02、中國印刷博物館
近日,南京大學“夏日來信,墨香尋跡”社會實踐團隊來到中國印刷博物館,以史為鑒,探尋我國印刷出版的前世今生。本次實踐旨在通過了解文化數字化背景下中國印刷技術的“變”與“不變”,感受傳統技藝的現代活力,體悟“四大發明”中雕版印刷的當下內涵,進而實現歷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據悉,中國印刷博物館于 1996 年正式建成并對外開放,其以印刷技術作為主題,陳列了歷代具有代表性的印刷品、印刷工具以及相關材料,充分展示了印刷術在文化發展、社會進步、科學知識傳播、生產發展、人民生活改善以及國際文化交流等方面所發揮的關鍵作用。

參觀完畢后,在工作人員引領下,團隊成員前往博物館一樓雕版活字印刷體驗專區進行實地體驗。體驗專區的雕版是各式各樣的生肖,經過工作人員的講解后,團隊成員們都對親身體驗雕版印刷躍躍欲試。

一開始,他們的印刷過程并不順利,在經過志愿者的講解后終于摸清了印刷要點。首先拿出一張宣紙,然后用墨水輕刷模板,找出宣紙上相對光滑的一面并覆蓋在模板上,最后用刷子輕刷宣紙,等墨水印在上面再緩緩將其揭開。這樣一張簡易的雕版印刷畫就輕松完成了。經過嘗試摸索,他們駕輕就熟地完成了自己手頭作品的印刷。在歡聲笑語中,團隊成員不僅體驗了印刷的樂趣,更深刻感受到了傳統技藝在新時代煥發的無限活力。
03、廈門日報社印刷博物館
廈門日報社印刷博物館,是全國第一家與印務中心連為一體的展覽館。內設有古代印刷術展、近現代印刷術展和廈門日報社簡史展。近日也迎來了廈門金尚小學的學子們!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首先來到古代印刷展覽區。講解員詳細地向大家介紹了最早的木活字印刷術品,以及流傳下來與印刷術相關的牌子盤、戰國楚竹簡、手動名片印刷機等展品。尤其是鎮館之寶─古代“雕版印刷”和“木活字轉輪排字架”模型,引起了同學們濃厚的興趣。當講解員介紹古代印刷工藝發展歷程之音洋洋盈耳飄來時,大家宛如步入時光隧道,一起穿越回千年前,同學們對印刷的起源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跨越時空的想象。




在近現代印刷術展區,展示了一排排的印刷機器,而當代的印刷技術已采用了計算機的排版、自動快速印刷。同學們透過與印報車間大廳分隔的玻璃,觀看到報紙的印刷流程,感受到古代和近現代印刷技術的完美對比。最后在雕版印刷體驗區,大家爭先恐后去當“印刷工”。先將油墨刷在雕版上,再拿出一張宣紙放在雕版上,然后勻力反復壓印,雕版上的文字就呈現在宣紙上了。

04、連城四堡之雕版印刷
中國是世界印刷業的故鄉,曾遠傳亞非各國的雕版印刷,更是開世界印刷術之先河。中國雕版印刷技術,始于唐,興于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明清時期,連城縣四堡鄉作為我國民間雕版印刷四大基地之一,現擁有我國保存較為完整的雕版印刷遺址。在鼎盛時期,四堡有書坊100多家,刻印書籍達600多種,書商經營于13個省150多個縣市,形成了享譽全國的書坊產業集群,在中國南方的印書業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當時,約60%的四堡人從事印書業,“家家無閑人,戶戶有余香”是四堡空前盛況的真實寫照。最盛時,四堡所印書籍不僅享譽江南、行銷全國,還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東南亞國家,成為古老海絲路上的中華文化“使者”,為中華文明的南傳作出重大貢獻。

四堡雕版印刷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所印的書籍精美且具有巧思。四堡雕版印刷的書籍不僅紙質優良,字體鐫刻美觀,而且齋號、堂號清晰明確,內容校對精良。


連城四堡雕版印刷技藝具有家族傳承性、制作精巧性、手工操作性等特征。相關器具主要有刻刀、曲鑿、平鑿、斜鑿、鐵錘、刨子、鋸子、棕刷、小墨缸、紙張等。傳統印刷技藝流程極為復雜,現流傳的制作技藝大致可以分為胚版勾描、雕刻打磨、刷油上墨、平掃壓印、揭紙成型等步驟,凝聚著制墨術、雕刻術、摹拓術等幾種優秀傳統工藝,是我國雕版印刷技藝的杰出代表。

2001年,四堡古書坊建筑群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2月,雕版印刷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2015年,四堡被列為首批中國印刷博物館福建印刷文化保護基地。
05、山西基因印刷博物館
在山西基因印刷博物館,大家可以看到各種古老的印刷機械,它們見證著印刷史的發展歷程,我們則見證著它們的過往歷史。從這些銹跡斑斑的鋼鐵機器里,仿佛能讀到當年的歷史故事。在文創展區,大家還可以看到基因研發設計的各種紙質文創品,有各種筆記本、文字禮品、特別是網紅商品"一本山西",長期登上山西文創商品暢銷榜。



博物館有很多,那么為什么會選擇參觀印刷博物館呢?
其實通過這樣的陳列展示與沉浸式參觀,不僅同學們不僅能深刻體會到印刷術的發展變遷,印刷從業者更能感受到中華民族為文明流轉傾注的智慧和汗水。我們也在此表示期待,期待未來有更多的觀眾能走進各地印刷博物館,探索歷史悠久的印刷文化,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貢獻自己小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