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標準在質量強國戰略中發揮著支撐性、戰略性和基礎性作用。實施標準化戰略,推進中國標準化工作,能夠為質量強國提供技術支撐和基礎保障,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科技創新,對對外貿易產生積極推動作用。按照全國印刷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計劃,2024年,在研標準包括修訂《印刷機械和紙加工機械的設計及結構安全規則 第3部分:切紙機》《印刷機械 卷筒紙商業平版印刷機》,制定《數字印刷設備運行功耗的測定》《數字印刷設備包括過渡模式和相關模式能耗的測定》《印刷滾筒半徑的測定方法》《噴墨印刷設備基于成像的液滴體積測量》。
以目前已啟動的涉及切紙機和三面切書機使用安全的《印刷機械和紙加工機械的設計及結構安全規則 第3部分:切紙機》的修訂為例。為提升我國標準技術水平,與國際標準協調一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23年12月正式下達國家標準《印刷機械和紙加工機械的設計及結構安全規則 第3部分:切紙機》修訂計劃。為在國際和國內市場保持較強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企業應積極關注國際標準轉化工作,改變過去的被動學習,主動成為標準編制的核心力量,通過標準制定把握市場規則變化,迅速獲取權威信息,增強市場競爭力。
提高產品的安全性和附加值。通過標準設定安全基線,促進技術創新,進一步提高切紙機的安全性和附加值。制造商在遵循和超越標準的過程中,會生產出更安全、更可靠、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改變當前同質化競爭的現狀,實現切紙機行業的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推動行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據統計,國內切紙機市場規模達26.03億元,擁有設備制造企業近50家,以浙江國威、浙江華岳、國望科技、平湖英厚、浙江大祥、杭州惠寶、北人智能、東莞雅思等為代表,產品各項技術指標均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智能化控制系統也日漸趨于完善。安全標準的修訂,將進一步推動國內生產企業關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防護,采用更為先進的技術和創新方案,在實現切紙功能的同時保護操作人員的安全,助推整個印刷行業的產業升級。
促進我國切紙機亮品牌、走出去。伴隨科技進步步伐加快,盡管全球切紙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內切紙機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仍然不斷取得新的成績,僅2023年切紙設備出口額達到27.3億元。修訂后,我國標準將與歐盟標準、國際標準達到統一技術要求,將有助于國內企業更容易符合國際安全相關認證要求,避免在國際競爭中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限制,從而更加自信地亮出品牌,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