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來自布魯塞爾國際回收局(BIR)的權威報告——《全球廢紙鏡像》,為我們揭示了當前全球,尤其是北美和歐洲廢紙回收市場的嚴峻形勢。正如一位資深業內人士所坦言,北美市場的前景“不容樂觀”,甚至已經步入“結構性衰退”的泥潭。 北美市場:烏云籠罩下的價格下跌與需求萎縮 瑞士貿易公司 Vipa 集團旗下的 Vipa 美國董事會成員邁爾斯·科恩,在代表該集團首席執行官馬克·埃利希撰寫的報告中,毫不避諱地指出了北美造紙行業的整體困境。 01市場疲軟與價格斷崖式下跌 在經歷了年初幾個月的價格上漲或穩定后,北美廢紙市場在 5 月和 6 月迎來了顯著的疲軟期。幾乎所有區域的廢紙價格都出現了下跌,特別是兩大主力品種——舊瓦楞紙箱(OCC)和混合紙,以及過去一直相對堅挺的高等級紙,均未能幸免。 科恩指出,這種價格下滑的根本原因是需求的直線下降。隨著需求方的疲軟,回收纖維的庫存開始在市場上積壓,回收商的庫房壓力徒增。隨之而來的反應是,美國國內的紙廠開始減少訂單,甚至出現“試圖拒絕履行合同規定的噸位”的現象。這種緊張的市場情緒進一步被供應商對未來幾個月價格可能持續下跌的預期所加劇。 02經濟宏觀因素
by Biz Bridge
近年來,阿根廷的紙漿和紙張進口量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這不僅引發了當地行業參與者的深深憂慮,同時也吸引了鄰國供應商的密切關注。阿根廷對紙漿和紙張的依賴程度日益加深,其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國內產業面臨的嚴峻挑戰與政府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一方面,阿根廷本土造紙業正經歷一場“內憂外患”的困境。另一方面,新政府的經濟政策旨在通過貿易自由化來抑制通貨膨脹,這在客觀上為進口產品大開方便之門。 進口數據:貿易自由化下的顯著增長 阿根廷國家統計和普查局發布的進口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硬木和大卷紙的進口量均出現了顯著增長。這直接反映了阿根廷政府所推行的貿易自由化政策,以及由此帶來的更有利的進口匯率環境。 具體來看,2025年1月至6月,硬木進口量同比增長了17%,達到了111,413噸。其中,來自烏拉圭的硬木進口量猛增了24%,而來自巴西的進口量也增長了10%。阿根廷的硬木需求正在越來越多地通過區域貿易來滿足。 更引人注目的是衛生紙大卷的進口情況。在2025年上半年,阿根廷共進口了8,058噸衛生紙大卷,與去年同期的3,459噸相比,增幅高達133%。在這其中,來自巴西的進口量占據了絕對主導
by Biz Bridge根據荷蘭合作銀行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北美箱板紙行業正走出新冠疫情后的低迷,開始緩慢復蘇。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李炘南指出,市場的“去庫存周期已經結束”,這標志著行業告別了過去兩年需求疲軟、開工率低至80%的困境。 李炘南表示,新冠疫情期間,從消費者到產品制造商都在大量囤積包裝材料,導致庫存積壓嚴重。為緩解資產負債表壓力,企業不得不進行大規模去庫存,從而導致箱板紙價格和開工率顯著下降。如今,最艱難的時期已過去,行業預計將以每年0.53%的溫和復合年增長率恢復,到2027年,產量甚至有望以2.82%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為工廠和加工商補充庫存。 警惕!關稅風暴正在重塑成本鏈 盡管需求開始回暖,但北美箱板紙行業正面臨新的挑戰:貿易政策和關稅。 關稅加劇通脹,成本水漲船高 報告指出,隨著美國GDP在2025年第三季度跌至負值,以及尚未解決的貿易緊張局勢,即將出臺的關稅政策正在擾亂紙漿和紙制品的供應鏈。通脹對行業的影響取決于纖維原料的來源地,關稅稅率從零到15%不等。例如,從加拿大進口的針葉木漿免征關稅,但從巴西進口的闊葉木漿則面臨10%甚至50%的關稅。歐洲進口的紙漿和紙制品則面臨15
by Biz Bridge
全球造紙工業作為現代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包裝、文化傳播、生活消費等領域持續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化,行業競爭格局加速演變,頭部企業通過產能整合、技術創新和國際化布局不斷鞏固市場地位。 在全球造紙產業中,中國憑借完整的產業鏈與龐大的市場需求,占據全球造紙產能的半壁江山,玖龍、金光APP、太陽紙業等頭部企業通過“漿紙一體化”模式降低成本并提升競爭力。日本企業則以精細化管理和高附加值產品見長,如王子控股的包裝材料與日本聯合的瓦楞包裝技術;印尼金光集團、新加坡金鷹集團則通過跨國并購加速全球資源整合。 環保政策趨嚴與“雙碳”目標下,頭部企業紛紛加碼可再生纖維利用與清潔生產技術。例如,山鷹國際布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太陽紙業開發溶解漿與特種纖維產品,泰國SCGP集團則聚焦可降解包裝與循環經濟。以下為筆者盡量基于2024日歷年的營收盤點的亞洲十大紙業與包裝集團,如有遺漏,懇請指正。 第10名,理文造紙,年營收約242.43億元 理文造紙有限公司總部位于中國香港,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生產和銷售各種紙制品,包括箱板紙、仿牛卡紙、涂布白板紙、高強
by Biz Bri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