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訊:

“國家版本館,文明金種子!”7月30日,中國國家版本館迎來開館兩周年,來到這里的參觀者無不發出感慨。兩年來,在構建豐富權威的國家版本資源總庫、肩負賡續中華文脈使命方面,中國國家版本館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日前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專訪時,中國國家版本館黨委書記、館長劉成勇介紹了國家版本館的職責擔當與未來規劃。
樹起新時代文化新地標
中國國家版本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擘畫建設的文化傳世工程。劉成勇表示,國家版本館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規劃建設國家版本館的初心宗旨和考察國家版本館時的殷殷囑托,切實履行賡續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國形象、推動文明對話的職責使命,并行開展收藏、展示、研究、交流等工作,樹起了新時代的文化新地標。
兩年來,國家版本館收藏主業成果豐碩。堅持面向基層、面向民間、面向海外開展版本征集,國家版本館針對基層單位、文化大家、民間藏家、名人后代開展勸捐寄存,把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做到藏家心坎、百姓身邊,成功征集到一批歷史典籍資料和數字版本。唐寫本《妙法蓮華經》、宋刻本《棠湖詩稿》、宋拓本《西樓蘇帖》、明抄本《使琉球錄》等珍貴歷史典籍先后入藏;《域外漢籍》數據庫、《永樂大典》高清數字版、文瀾閣《四庫全書》數字版、馬克思個人檔案資料數據庫等知名數據庫版本分批匯聚。與此同時,作為全國典籍資料保存條件最好的單位之一,國家版本館依托“1+3+ N”總分館布局優勢,加強分館異地災備中心建設,啟動珍貴版本修復中心建設,構建長期保存、容災備份和還原展示體系,著力打造類型覆蓋全面、保藏安全穩定的國家版本數字資源總庫。目前,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入藏實物版本約3200萬冊(件),數字資源約36億頁、880TB。
兩年來,國家版本館展陳體系持續優化。“文瀚聚珍——中國國家版本館捐贈入藏精品版本展”正在舉辦,線上數字展覽平臺建設已經完成。今年4月,劉成勇在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接待前來參觀訪問的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一行,增進了兩岸文化的認同和互動。目前,國家版本館已接待近40個高規格外事團組及多位政要參觀。今年上半年,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共接待4500余家單位、32萬余人次參觀。
兩年來,國家版本館研究出版有序推進。國家版本館加快構建版本理論體系,開展版本理論和版本立法課題研究,成立專家委員會,精心籌備創辦學術刊物《中華版本學刊》,有序做好《全國總書目》、《全國新書目》、《中國新書》(英文)和開館系列圖書的出版工作。
兩年來,國家版本館文化交流全面推開。圓滿承辦第三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暨首屆世界漢學家大會等多場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創辦國家版本館文化交流日品牌活動,邀請多批漢學家和文化使者進行文化交流……來訪者均對國家版本館的建設給予高度評價。
多維度發揮國家文化殿堂名片作用
當前,數字版本資源越來越顯現其重要作用和價值,如何以數字化建設推動版本資源活起來、傳下去?
劉成勇介紹,國家版本館積極踐行“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的理念,堅持數字賦能,全面布局國家版本數據中心建設,以出版物數字版征集為起點,拓展數字版本捐贈范圍,重點面向基層、民間開展數字化加工與合作,推動入藏古籍、近現當代文獻以及網絡文學、網絡視頻等各類數字版本匯聚入藏。目前,國家版本數據中心數據服務平臺匯聚出版產業鏈上下游數據資源7億余條,開放檢索的數據總量3000余萬條,基本建成國家版本數據中心服務平臺,面向各行業領域提供多維度、全方位的公益數據服務。
從協調推進國家版本資源的規劃協調、普查征集、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宣傳使用的實際需要出發,國家版本館注重發揮不同合作對象的優勢,合作領域和側重點各有不同。劉成勇介紹,國家版本館與中國人民大學共同推進版本學科建設,與雅昌文化集團合作開展典籍資料數字化記錄與整理,與河北出版傳媒集團合作創辦“文瀚雅集”活動,與北京郵電大學合作打造文化與科技融合新業態,還將與中國收藏家協會、紫荊文化集團等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今后,國家版本館還將圍繞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議題,在典藏展示、研究交流、科研教育、人才培養等領域,深化與黨政機關、學會協會、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劉成勇表示。
做好中華文明傳承者守護者闡發者傳播者
沿波討源,汲古潤今。站在新的發展起點,國家版本館下一步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國家版本館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積極開展中華文明典籍資料征集、典藏、研究、展示工作。劉成勇表示,國家版本館將聚焦收藏主業,當好中華文明的傳承者;強化保藏安全,當好中華文明的守護者;協調研究利用,當好中華文明的闡發者;推進文明交流,當好中華文明的傳播者。
高站位做好版本事業規劃協調,推動建立版本登記備案、復本交換等征集方式,健全國家版本資源機構協調聯動工作機制;面向基層、面向民間、面向海外,一體推進摸底調查和征集入藏,形成條目清楚的中華版本資源總賬;堅持應收盡收、應藏盡藏,匯聚回流散佚在基層、流傳在民間、流布在海外的中華文明典籍資料;建設國家版本數據總庫,實現版本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共同融入賡續中華文明的“種子庫”,完整呈現中華歷史典籍版本的宏闊盛景。
充分發揮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布局優勢,用好過硬的保藏設施條件,科學規劃版本資源分藏體系,讓歷史典籍“藏之名山、傳之后世”;推進版本保護創新技術研發,提升各類版本保護修復科技水平,實現中華文明載體永久安全保藏,把國家版本館真正建成守護中華文明火種的“安全庫”,在人類文明版本保藏史上書寫新高度。
在做好版本收藏主業的同時,國家版本館加快構建版本理論體系,推進版本專業學科建設;開展版本理論課題研究,加強版本研究闡發;打造版本學術著作和普及讀物出版品牌,辦好學術期刊《中華版本學刊》和專業期刊《全國新書目》;加強國家版本數據中心建設,打造一站式、公益性資源服務平臺。
發揮國家版本館的文明標識作用,全面收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各類經典版本;策劃開展特色版本展覽,多維度彰顯版本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與審美價值;辦好文瀚論壇等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和文瀚講堂等全民閱讀活動,從版本文化的獨特視角,為世界了解、讀懂中國打開新一扇文化之窗。
版本蘊含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兩年來,劉成勇參與了新華社《權威訪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開講啦》和《面對面》、北京衛視《一師亦友》等節目,致力于推動版本文化大眾化傳播。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劉成勇結合本職工作,在文化傳承保護方面提出了推動海外中華版本回流等多份提案,通過媒體積極介紹建設國家版本館的重大意義,展示館藏經典版本,努力以中華版本視角對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新探索、新闡釋、新運用,引導廣大公眾關注參與文脈傳承傳播。“總體感覺,版本文化大眾化傳播和普及工作前景光明、尚待挖潛。”
劉成勇表示,未來將帶領版本人繼續深入發掘中華古籍、民國文獻、革命文獻等各類版本的文化內涵和版本價值,講述精彩、動人的版本故事;改進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傳播方式,構建立體傳播矩陣,讓版本文化以更鮮活、接地氣的姿態走進大眾視野;積極探索藏展一體和展演融合的智慧展覽,提供沉浸式體驗等新形態文化服務,讓更多版本走上展線、匯入云端,讓版本文化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