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P114】訊:

我們都知道,設備銷售只是企業服務客戶的第一步,如何做好全流程服務更加重要。那么,深受用戶好評的博斯特服務團隊今年又有哪些新的策略呢?對此,我們采訪了博斯特服務與效能事業部大中華區服務總經理歐亞晟先生,一起來聽聽他怎么說。

據介紹,在Chinaplas 2024展會期間,博斯特帶來了面向大中華地區的全新服務戰略,其服務戰略基于幾大核心內容。
第一, 更快速地響應客戶需求,以縮短客戶的等待時間,包括快速響應、快速交付或快速處理請求和訂單等;
第二, 持續適應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提供更廣泛的選擇,歡迎客戶的定制化需求,或合作尋找創造性的方案;
第三, 更強調契合中國文化,致力于滿足中國客戶特有的需求和偏好。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為客戶提供了多種新穎的解決方案,并確信這些解決方案能夠滿足中國客戶當前的需求。” 博斯特服務與效能事業部大中華區服務總經理歐亞晟先生說。
以品質和創新為基礎,提供更快速和更靈活的服務
自去年開始,博斯特就在進一步分析大中華區市場的服務需求。“到底什么才是真正一流的服務?答案很簡單——中國擁有全球最好的供應鏈系統之一,這里的產品和貨物供應鏈確實是一流的。因此,我們的首要戰略是圍繞著速度——提供更快速的解決方案,并為客戶提供快速的服務,這是我們的首要關注點。”歐亞晟先生指出。
在歐亞晟先生看來,中國擁有數千年豐富的商業歷史。他堅定地指出,“為了真正支持我們的客戶實現發展,并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設備潛力,我們需要適應這種文化。因此,無論他們的具體需求如何,我們都會優先考慮滿足客戶期望的速度。我的團隊完全致力于并決心對任何客戶需求迅速采取行動。”
第二個關鍵要素是靈活性。“我們了解每個客戶都有獨特的需求和偏好。我們也沒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相反,我們需要提供一系列選擇和替代解決方案,允許每個客戶選擇最符合其特定生產要求和期望的選項。這種對‘靈活’的承諾構成了我們客戶服務戰略的又一個基石。”
至于“靈活”,又可以歸結為兩個關鍵原則。首先,博斯特可以提供廣泛的選擇和替代解決方案,這里不再存在一刀切的方法。這就確保了博斯特能夠適應客戶的預算,尤其是在充滿挑戰的經濟時期;其次,博斯特的新口號是“先解決問題,然后再討論”。因為博斯特的首要任務是盡快讓客戶的設備啟動并運行,其他的事情可以在事后解決或調整。
在筆者看來,博斯特的服務,其實都是基于市場前瞻性的準確判斷。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都在單一的追求速度,但博斯特除了速度之外,同樣還看重靈活性,以及服務的質量和穩定性。如同歐亞晟先生所言,“幫助客戶減少停機時間,減少等待時間,確保客戶享受他們的設備并交付質量并一定產生利潤。這是我們作為服務團隊的使命。”

創新服務與產品,助力中國市場與客戶
博斯特以“塑造包裝世界的未來”作為其行業愿景,并以“連接性、數字化、自動化和可持續性”作為其四大支柱。其中,連接性、數字化、可持續性在其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可持續性方面,博斯特一如既往地在Chinaplas 2024期間推出了完全符合客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期望的產品。歐亞晟指出,“例如,在節能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我們提供了多種解決方案,可以為我們的客戶節省更多能源。”
在軟包裝領域,不得不提到的創新產品就是ECO模式和LEL控制系統。
其中,ECO模式是博斯特針對印刷商的能源消耗和運行效率提出的解決方案之一。該模式根據機器的不同工況自動調節,在保證高效率的運行狀態下,既可以節省能源,又可以降低氣體排放量,確保了更高的生產效率。
100%循環風LEL控制系統配備了單點傳感器,可大幅減少能源消耗。LEL巡檢控制系統則可實現多個單元共用一個傳感器檢測,在保證機器運行安全的同時也降低了安裝和使用成本。
在數字化和連接性方面,有一個重要的平臺不可不談,那就是能助力用戶提高各個生產環節能力的一站式解決方案——BOBST Connect。“我們已經開始啟動,并且會在今年下半年向大中華地區的客戶發布這個全新的基于云的工具。”

從本質上講,BOBST Connect 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力。“它使我們的服務團隊和客戶能夠確保機器以最佳性能運行并實現盡可能長的正常運行時間。想象一下客戶、生產經理,甚至業主,舒適地坐在辦公室里,在一個屏幕上監控一切。他們可以完全控制從最初的PDF到成品的整個生產過程。” 歐亞晟先生介紹說。
除了連接性之外,BOBST Connect還提供圍繞流程管理、生產數據和洞察力的解決方案,旨在改進規劃、更明智的決策、更快、更有效的干預以及持續優化。這些優勢通過數據、工具和應用程序實現,為客戶的包括準備、生產、反應、維護、優化和報告等制造過程的每一步提供支持。
對歐亞晟先生來說,中國對他來說意味著家,他總是很高興來到中國,并幾乎每月都會到訪中國,與服務團隊和客戶會面。展望博斯特大中華區服務與效能事業部的未來,歐亞晟先生說,“我們的目標是確保我們在中國的業務和客戶滿意度持續增長。在中國,我們也希望未來能夠為當地客戶提供更多價值,賦能行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