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P114】訊:
編者按
隨著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和融合化的不斷發展,印刷包裝行業近幾年在不斷變革升級,智能化設備、數字轉型、可持續發展、一體化發展、供應鏈管理、智能工廠等相繼成為行業聚焦熱點。雖然“智能”一度成為熱點,但真正懂得何為“印包行業智能化解決方案”,并且真正能讓“智能”對行業有效賦能到的,并不多見。
在2024國際橡塑展展會上,深耕包裝印刷行業二十多年的凌云光推出了包括檢品機、AGV、機械臂、智能工廠沙盤等一系列智能化產品及整廠解決方案,在商務印刷、書刊印刷、包裝印刷以及智能工廠的打造與建設等應用場景上實現了全面覆蓋。
凌云光智能化解決方案究竟能為行業帶來哪些效能?筆者采訪了凌云光智能工業事業部總經理李寧。

凌云光智能工業事業部總經理李寧
智啟新篇,專注于智能化解決方案
市場是檢測一切的試金石。
2023年,凌云光做了許多層面的變革,產品競爭力和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其中老客戶滿意度的提升更為明顯,印刷行業銷售業績增長超過40%。
談及凌云光目前在印刷領域的發力點,李寧主要提到兩件事情:第一是檢測系統更加智能化,目前凌云光自動化過程檢測、出廠質量終檢等品類已經落入千家萬戶。第二是智能工廠的構建,可為客戶提供智能化大數據質量信息管理的解決方案,即凌云光印刷行業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從而滿足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產需求。
“我們公司對行業的定義就是智能制造。發展初期,我們通過印刷質量檢測的單臺設備,幫助客戶提升產量減少人工。現在,我們通過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系統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質增效、減少人工,幫助客戶懂硬件也懂軟件,用一半的人工實現過去所有的產值,以更少的投入產生更大的價值,這也才能獲得更大的市場競爭力。”李寧介紹道。
在本屆國際橡塑展展會上,凌云光推出了一系列備受矚目的智能化產品及解決方案(展會回顧:CHINAPLAS國際橡塑展|凌云光智能化解決方案精彩亮相)。
據李寧介紹,本次展出的產品不僅具備高度智能化的可操作性,而且在應用場景上也實現了全面覆蓋。無論商務印刷、書刊印刷、包裝印刷,還是智能工廠的打造與建設,凌云光都展現出了在智能研發領域的深厚實力,也證明了其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以本次凌云光展出的PackHERO-F軟包離線質量檢測系統為例,這是凌云光針對軟包行業推出一款質量管控解決方案及產品。該系列產品主要是針對寬幅卷料產品如煙包、接裝紙、液體包、鋁箔、膜類等行業研發的高精度、自動化印刷質量檢測設備。具有檢測高效(檢測效率提升100%)、操作便捷(操作時間減少50%,誤操作降低50%)、安心可靠(硬件自檢與故障預警,行業領先)、功能創新(色彩監控與異常預警,高效便捷)等優秀性能。此外,這款檢測系統還有用在線對版的功能,可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重塑未來,軟硬件結合是大勢所趨
目前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已經是印刷包裝行業的共識。
當前市場上有許多智能工廠/智慧工廠/全能工廠等方案,但由于種種原因,真正落地生產時往往不盡如人意。這不僅導致企業前期投入的浪費,更對其打造真正智能工廠的信心受阻。針對這一行業痛點,凌云光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印刷行業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并在多個行業實際落地。
據了解,4月18日,凌云光在鎮江與宜藥印務共同舉辦了智能工廠的開機儀式,這也標志著國內醫藥包裝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智能工廠落地。以前200多人的生產線,如今只需100人即可完成之前所有的工作。
"我們的智能工廠已經有8家了,主要還是軟件方面的應用,對客戶工廠所有生產數據進行采集,通過對智能化設備、ERP、MES等系統與平臺的鏈接與數字化管理,對生產質量進行了很好的管控,也節省了更多的費用,大大提升了企業的生產管理成本。”李寧介紹道。
“智能工廠不是標準化的產品,而是系統化的產品。我們的軟件依靠自己研發,硬件的模塊很多都是成熟的,例如倉儲、物流等都是現成的,所以軟件才是智能工廠的靈魂所在,這也是凌云光智能工廠的核心所在。”
貼近客戶,把復雜留給自己,便捷留給客戶
上海橡塑展現場一片火熱,凌云光蘇州工廠開放日現場也座無虛席,近200位全球各地的客戶應邀參加。
活動現場,PackHERO-F軟包離線質量檢測系統也引來了諸多關注,現場嘉賓紛紛反饋這款產品不需要耗時培訓,就能輕松上手。
“我們的目標就是徹底取消鼠標與鍵盤。”李寧介紹說,提升產品易用性和體驗,是凌云光重要的發力點之一。鼠標與鍵盤已經伴隨傳統檢測設備很多年了,在日常使用上,給客戶帶來了諸多不便。凌云光就在這方面下功夫,從硬件和軟件上同步優化。預計明年4月,這個功能就能實現。
從2015年起,凌云光開放日已在其蘇州工廠連續舉辦多屆。
“蘇州工廠主要承載培訓考核、產品演示、設備生產三個職能。蘇州交通便利,人才濟濟,非常有利于團隊的成長與壯大,新同事都會在這里進行系統的培訓與考核。其次,這里離我們的客戶也更近。我們能更快、更及時地響應客戶需求,客戶對我們的考察也方便。此外,我們在蘇州吳中區在建的太湖工業人工智能基地,新建了30000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今年生產就會合并起來,屆時蘇州工廠的產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李寧介紹道。
如何從智能制造到“黑燈工廠”?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長久思考的問題。
我們看到,凌云光正以自己的方式,為傳統印刷行業持續注入新的活力,助推企業提高新質生產力,朝著高質量方向發展。相信這道“光”必將照亮行業的智能化前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