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山東晨鳴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鳴紙業”)就公司近期經營情況與投資者進行了深入交流。在本次活動中,公司高層詳細解答了關于復工復產、資金狀況、政府支持、資產處置及未來發展戰略等市場高度關注的問題。

會議信息顯示,在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的強力支持下,晨鳴紙業正全力推進復工復產,其核心生產基地已取得顯著進展,公司正以“內生造血”與“外部輸血”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化解當前面臨的挑戰。

核心焦點:復工復產進程順利,壽光基地成效顯著

針對投資者最為關切的復工復產問題,晨鳴紙業透露,公司旗下五大生產基地中,壽光基地已進入全面復工復產階段,黃岡基地與江西基地二廠維持正常生產。而江西基地一廠、吉林基地及湛江基地目前仍在停機檢修,公司正努力爭取盡快恢復生產。

其中,作為核心的壽光基地復工進展尤為突出,已成為公司恢復運營的“主引擎”。自8月底以來,壽光基地采取“一廠一策”的精細化管理方案,實現了從上游化學漿到下游紙品的全產業鏈協同復工。9月4日,美倫化學漿廠成功產出合格化學漿,為下游紙品生產提供了原料保障。隨后,靜電紙、雙膠紙、生活紙以及年產80萬噸的高檔銅版紙生產線等關鍵產線相繼順利開機。

這標志著公司“漿紙一體化”的戰略優勢正在重新激活。目前,壽光生產基地各生產線運行穩定,產能釋放持續增加。下一步,壽光生產基地將深化全產業鏈優勢,聚焦高端紙品研發與綠色環保技術升級,以產品創新搶占市場先機,通過優化銷售模式,實現產銷平衡,推動企業可持續經營。

資金與支持:政府“組合拳”精準紓困,流動性問題獲緩解

面對復工復產所需的資金壓力,晨鳴紙業獲得了來自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有力支持。據公司介紹,由市縣兩級政府平臺成立的專項救助公司——濰坊市興晨經貿有限公司,其10億元資本金已全部到位。同時,由多家銀行組成的銀團貸款23.1億元已完成批復,首筆貸款已發放,為生產線的陸續啟動提供了關鍵的資金保障。

此外,地方政府成立了工作專班,從推動復工復產、成立省級債委會、協調銀團貸款、輔助資產處置等方面制定了一攬子紓困方案。特別是省級債委會的成立,有效穩定了公司的信貸基本盤,各金融機構承諾維持存量授信穩定,不抽貸、不壓貸,并給予展期、降息等實質性支持,極大地緩解了公司的短期償債壓力。

內部自救:聚焦主業與債務化解,多措并舉謀求新生

在獲得外部支持的同時,晨鳴紙業也在積極開展內部自救。公司正通過四項關鍵措施解決債務問題

降低財務成本: 在債委會推動下,已與絕大多數金融機構達成展期、降息協議,預計降低財務費用約7億元,并正與非金融機構展開類似談判。

盤活非主業資產: 成立資產管理中心,加速處置位于上海、濟南、深圳等核心城市的物業資產,以回籠資金補充流動性。

加強應收賬款清收: 加大清收力度,改善現金流狀況。

恢復經營造血: 依托復工復產帶來的經營性凈現金流,持續壓縮整體債務規模。

對于公司被實施ST(其他風險警示)的原因,公司解釋主要系部分基地停產及審計報告被出具非標意見所致,并表示將在相關風險因素消除后,及時申請“摘帽”。

行業展望與戰略調整:優化產品結構,靜待景氣回暖

在產品戰略層面,針對市場關注的白卡紙產能問題,公司表示不會簡單地削減產能,而是進行結構優化。例如,壽光四廠將轉向生產銅版卡、食品卡等高附加值產品,湛江四廠則致力于通過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顯示出公司在困境中依然注重精細化運營和產品升級。

展望造紙行業未來,公司認為,盡管短期內行業因新增產能集中、需求疲軟而面臨供需矛盾,但中長期來看,在“雙碳”戰略、淘汰落后產能政策以及國內需求回暖的共同驅動下,行業景氣度有望提升。市場集中度的提高將有利于像晨鳴這樣的頭部企業,公司對行業整體經營業績的逐步修復抱有信心。

深度分析與展望

本次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清晰地勾勒出晨鳴紙業在面臨嚴峻流動性與經營困境下的“生存與發展”路線圖。其核心可以概括為“三足鼎立”的自救模式:外部強力輸血、內部恢復造血、未來戰略造血。

01外部輸血是生存的基石

晨鳴紙業此次能夠啟動大規模復產,地方政府與金融機構的鼎力支持是決定性因素。 這不僅僅是資金層面的援助(10億資本金+23.1億銀團貸款),更重要的是通過成立省級債 委會,構建了一個“防火墻”,有效避免了因個別債權人抽貸、壓貸引發的連鎖反應和系統性崩潰。 這種“政企銀”聯動的模式,為晨鳴的內部改革和生產恢復爭取了寶貴的時間窗口,是其一切自救行動得以展開的前提。

02內部造血是復蘇的核心

如果說外部支持是“輸血”,那么復工復產則是恢復“造血”功能。 晨鳴紙業的應對策略展現了其作為行業龍頭的深厚基礎:

聚焦核心資產: 優先恢復技術最先進、產業鏈最完整、盈利能力最強的壽光基地,體現了“好鋼用在刀刃上”的務實策略。 壽光基地的“漿紙一體化”優勢一旦完全恢復,將能產生穩定的經營現金流,這是償還債務、維持運營的根本。

多維度降本增壓: 處置非主業資產、清收應收賬款、與債權人協商降息展期,這一系列組合拳直指當前最核心的財務問題。特別是通過債務重組已實現的7億元財務費用降低,效果立竿見影,直接提升了公司的利潤空間和抗風險能力。

03未來戰略是發展的關鍵

在應對短期危機的同時,晨鳴紙業并未放棄長期戰略思考。

產品結構優化而非盲目收縮。面對供過于求的白卡紙市場,公司選擇的不是一刀切地關停,而是轉向高附加值細分領域。這表明管理層對市場趨勢有清醒的認識,試圖通過產品差異化和技術升級來重塑競爭力,而非簡單的規模收縮。

把握行業整合機遇。公司對行業未來的判斷符合當前宏觀政策導向。在“雙碳”和環保高壓下,中小落后產能的加速出清是必然趨勢。作為擁有技術、規模和產業鏈優勢的頭部企業,晨鳴一旦渡過此次危機,將有望在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和更強的定價權。

總體來看,晨鳴紙業的此次危機應對策略清晰、務實且環環相扣。短期依靠政府和銀行的外部支持穩住陣腳,中期通過核心基地復產恢復自身造血能力,長期則以產品結構優化和行業整合為契機謀求更高質量的發展。

然而,挑戰依然嚴峻。復工復產計劃能否按時、保質完成,非主業資產處置能否以合理價格順利成交,都存在不確定性。公司的復蘇高度依賴造紙行業景氣度的回升。若終端需求持續疲軟,產品價格低迷,將嚴重影響其經營現金流的恢復速度,進而拖累債務化解進程。此外,盡管得到展期降息,但龐大的債務存量依然是懸在公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需要數年時間通過持續盈利來逐步消化。

總而言之,晨鳴紙業已走在正確的自救道路上,最危險的時刻或已過去,但前路并非一帆風順。未來,應密切關注其復產進度、現金流狀況、資產處置成效以及造紙行業整體的供需變化,這些將是判斷其能否最終走出困境、實現價值回歸的關鍵指標。